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柳倩月[1]
机构地区:[1]湖北民族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湖北恩施445000
出 处:《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1期40-46,106,共8页Journal of Huaiyin Teachers College(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中国民间文学批评史研究"(11XZW003);湖北民族学院博士启动基金项目"鄂西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文学的保护与传承研究"(MY2014B045)
摘 要:相比于现代化的都市,乡村社会在一定程度上更原生态地保存了历史上的民歌传统。位于湖北西南武陵大山区的恩施市太阳河乡,是巴楚文化和土汉文化的沉积区,乡民古来好歌,沿袭成俗。太阳河乡民所唱民歌种类全面、形式多样,极富于艺术魅力,故以"太阳河民歌"整体性地进入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太阳河民歌之生成既远绍古老的巴人竹枝歌之遗风,也深受明清以来移民渐多、商道渐繁的影响,所以此地也积淀了大量外来的民歌种类。田野踏查的活态印象,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复活载录于书的明清古歌,二者的互证也说明小地方对于保存文化大传统的重要价值。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