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倩月

作品数:51被引量:88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湖北民族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神意象民歌《文心雕龙》口头传统妙悟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哲学宗教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文学教育》《商丘师范学院学报》《百色学院学报》《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关于高校传统文化经典教育的思考
《文学教育》2018年第30期61-63,共3页柳倩月 
湖北省“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项目文学教育与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2013B155)的阶段性成果
高校开展传统文化经典教育,是培养具有深厚人文素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优秀人才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高校开展传统文化经典教育,要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将"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方法论原则落实于教育实践。要通过...
关键词:高等教育 人才培养 文化经典 人文素养 
文化空间的类型及其活态保护——以武陵山鄂西南片区为例被引量:1
《文化发展论丛》2017年第3期123-133,共11页柳倩月 
湖北民族学院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鄂西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文学的保护与传承研究”(MY2014B045)阶段性成果
随着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开展的深入,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特殊类别的"文化空间",其内涵实质上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扩大。结合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际以及武陵山区土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鄂西南片区相关工作推进的典...
关键词:文化空间 内涵变化 基本类型 活态保护 
恩施太阳河乡民歌的明清源流考论被引量:1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1期40-46,106,共8页柳倩月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中国民间文学批评史研究"(11XZW003);湖北民族学院博士启动基金项目"鄂西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文学的保护与传承研究"(MY2014B045)
相比于现代化的都市,乡村社会在一定程度上更原生态地保存了历史上的民歌传统。位于湖北西南武陵大山区的恩施市太阳河乡,是巴楚文化和土汉文化的沉积区,乡民古来好歌,沿袭成俗。太阳河乡民所唱民歌种类全面、形式多样,极富于艺术魅力,...
关键词:太阳河民歌 明清源流 文本比较 田野踏查 
文学创作美学的“天”“地”“人”三维度被引量:1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7年第1期1-3,22,共4页柳倩月 
文学创作美学中存在"天""地""人"三个维度,它们分别指向作家的审美理想、审美基础、审美见解。作家的审美理想需以敬畏之心坚守,以遵循天性的文学态度去维护;作家的审美基础来源于生活积累和文学素养,而文化寻根和地域化写作是两种突出...
关键词:文学创作 审美理想 审美基础 审美见解 
文化资源的转移对发展“非遗”产业的启示——以竹枝歌和五句子的流变为例被引量:3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1期1-6,共6页柳倩月 
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项目"明清以来湖北恩施地区民歌形态与源流研究"(项目号:2013-570);湖北民族学院博士启动基金项目"鄂西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文学的保护与传承研究"(项目号:MY2014B045)的研究成果
当代社会的文化产业竞争以文化资源的争夺为表征,而文化资源主要来自于历史文化的长期积累。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竹枝歌由巴渝地区转向江南地区,进一步演变为中华竹枝词的过程;还曾出现五句子歌由"安徽歌圈"向"湖北歌圈"传播的过程。...
关键词:非遗文化产业 资源转移与共享 竹枝词 五句子歌 
中国民间文学批评史研究的理论范畴与方法论建构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2期55-62,共8页柳倩月 
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11XZW003)
"中国民间文学批评史"是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的新领域,对于这一研究对象的历史形态、内涵特点、社会文化价值等做理论概括和深入阐释,必须确立适用于它的基本理论范畴,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研究方法。研究中国民间文学批评史,应将历时性研...
关键词:中国民间文学批评史 基本面貌 理论范畴 方法论 
以歌存史:论明代民歌批评的民俗内涵被引量:1
《湖南社会科学》2014年第6期223-226,共4页柳倩月 
201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中国民间文学批评史研究"(11XZW00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在中国民间文学批评史的整体性研究视角之下,明代的民歌批评具有民俗批评的特点,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民俗学内涵。明代知识分子视民歌为民俗歌谣,具有鲜明的"以歌存史"的观念,他们对民歌所作的采录、解释和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展示了明人的...
关键词:明朝 民歌批评 民俗内涵 历史意识 
明朝时期南方多民族地区的民歌批评论要
《学术界》2014年第12期189-199,共11页柳倩月 
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中国民间文学批评史研究"(11XZW003);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项目"明清以来湖北恩施地区民歌形态与源流研究"(2013-570)
明朝时期有一大批知识分子对南方多民族地区的民歌习俗作了记录、解释和评价,尤其集中于广西、广东、云南、贵州等民族成分较为复杂、分布较为集中的布政使司(省)。明人论南方多民族地区的民歌习俗,以汉、苗、瑶、侗、壮等民族最为丰富...
关键词:明朝民歌批评 南方多民族地区 歌俗特点 价值判断 
简析《山海经》神话批评的历史嬗变
《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3期68-73,共6页熊浚 柳倩月 
201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11XZW003)
《山海经》近两千年的研究历史,构成了《山海经》研究的学术史,古人以序、跋、评点、注疏、诗文等多种形式就《山海经》所发表的看法,突出地体现出古人的神话观。历代学人对《山海经》神话的看法经过了先秦两汉的发生期、魏晋南北朝与...
关键词:《山海经》 神话 古代文献 历史嬗变 
谣谶与爻占:大传统视野下的民谣功能考辨被引量:2
《甘肃社会科学》2014年第3期227-230,共4页柳倩月 
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中国民间文学批评史研究"(11XZW003)的阶段成果
对民谣的社会文化功能进行知识考古和历史还原,在民谣史料的发掘与解读的基础上,分析民谣的谶示功能,揭示民谣与古老的爻占传统之间的相通性,并进一步追索出谣谶与爻占传统共有的文化原型,乃是对神圣言说,即"神谕"的敬畏心理。
关键词:谣谶 爻占 文化原型 神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