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末日”——论刘慈欣《三体》的叙述模式  被引量:10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杨宸[1] 

机构地区:[1]北京大学中文系

出  处:《文艺研究》2017年第2期29-37,共9页Literature & Art Studies

摘  要:在叙事学理论和历史哲学的视野下,《三体》三部曲存在两种叙述模式:一是历史模式;二是末日模式。《三体》的历史模式以上帝叙述者的预叙、实录及对接现实三种叙述干预和第二叙述者的历史化功能,呈现出一种"未来过去现在时",凸显了"我们"的"时间性",将消退的时间意识还原为了统一的有机经验。《三体》的末日模式通过末日进程中的"文革叙述"、"交错叙述"和"空间叙述"成功召唤出人类共同体,实现了对人类的整体性的呼唤。《三体》对整体性的追求及通过叙述模式将之转换为文本实践的能力,使其在中国当代文学格局中具有难以替代的重要位置。

关 键 词:叙述模式 “历史” 刘慈欣 人类共同体 历史模式 时间意识 叙事学理论 历史哲学 

分 类 号:I207.425[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