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皮朝纲[1]
机构地区:[1]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 处:《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3期99-110,共12页Journal of Southwest Minzu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禅宗书画观的本体论释及其超融美育价值研究"(16BZW018);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2016年重点项目"乐韵禅思共妙心:禅宗音乐美学著述诠释"阶段性成果
摘 要:禅宗大师十分重视"以音声为佛事",不仅在理论上提倡、阐释,更在实践中丰富、发展。所谓佛事,指有益于佛法、发扬佛德、教化众生之事。在禅宗典籍中,音乐歌舞乃"音声佛事"的主要内容,它们涉及赞呗音乐、教化音乐、供养音乐、法事音乐、修行音乐等各个方面。音声佛事乃是宣扬佛法、教化众生、自我修持的重要法门,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而修行法事乃是每个僧尼必须具备的基本功,其经常性的修行法事活动项目,为每天必须进行的"朝暮课诵",它是佛教最基本、最普遍的法事活动,是僧侣每天生活的基本内容,"犹人日用饮食,不可无也";而"朝暮课诵"乃是"以音声作佛事",即用诵经、唱佛名、歌梵呗等赞颂佛、供养佛,所以禅僧们是天天生活在美妙和雅的佛音的熏陶之中,因而音乐审美活动成为他们生活的基本方式。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