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辉雄[1]
机构地区:[1]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人民医院放射科,512500
出 处:《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年第30期3796-3797,共2页Journal of Qiqihar Medical University
摘 要:目的探究CT脑灌注成像技术对于超急性脑梗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本院2015年1月至2016年4月的78例超急性脑梗死患者,患者均接受诊断并确诊为脑梗死,对患者诊断期间进行的CT脑灌注成像进行回顾性评价,主要评价分析患者脑梗死区域与脑部其他部位的脑血容量、相同血量平均通过时长、曲线达到峰值的时间以及脑血流量。结果通过观察患者CT片可以看出,相对于脑部其他部位而言,患者脑梗死部位出现明显的异常情况。脑部其他部位的脑血容量为(2.43±0.27)ml/100 mg,而脑梗死区域的脑血容量仅为(0.77±0.21)ml/100 mg;脑部其他部位的相同血量平均通过时长为(5.84±0.69)s,而脑梗死区域的相同血量平均通过时长仅为(3.66±0.71)s;脑部其他区域的脑血流量为(28.98±4.83)ml/100 g·min,而脑梗死区域的脑血流量仅为(11.07±3.92)ml/100 g·min;脑梗死区域的三种评价指标较脑部其他部位均有明显的下降。脑梗死区域的曲线达到峰值的时间有所延长,为(25.22±5.21)s,脑部其他部位的时间仅为(14.03±4.53)s。所有数据均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CT脑灌注成像技术能够早期有效地判断脑梗死的部位及范围,多指标定量分析脑组织血流灌注情况,计算出脑梗死区域与其他部位脑血容量比值,测定脑缺血半暗带,为临床提供有效的溶栓治疗依据。
分 类 号:R743.33[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