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方式及深度对子宫颈癌患者围术期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姚长青[1] 刘兵[1] 刘志永[1] 王忠义[1] 靳红绪[1] 

机构地区:[1]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河北衡水053000

出  处:《山东医药》2017年第5期62-64,共3页Shandong Medical Journal

基  金:河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项目(ZD20140266)

摘  要:目的探讨硬膜外麻醉与全身麻醉两种麻醉方式及麻醉深度对子宫颈癌患者围术期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手术治疗的子宫颈癌患者258例,随机分为Ⅰ组129例、Ⅱ组129例。Ⅰ组给予硬膜外麻醉,在T12~L1和L2~3椎间隙实行硬膜外穿刺,分别注射0.5%罗哌卡因10、5 m L,术中间断硬膜外泵入2%利多卡因(4~6m L/h),咪唑安定(0.05 mg/kg)、芬太尼(1μg/kg)间断静脉注射。Ⅱ组给予全身麻醉,用咪唑安定(0.05 mg/kg)、芬太尼(2μg/kg)、维库溴铵(0.12 mg/kg)及丙泊酚(1.5 mg/kg)静脉诱导麻醉,用丙泊酚与芬太尼维持麻醉。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分别于麻醉前5 min(T0)、麻醉后2 h(T1)、术后第1天(T2)、术后第3天(T3)、术后第5天(T4)、术后第7天(T5)用流式细胞仪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百分比。结果其中Ⅰ组深麻醉(术中Narcotrend指数46~20)76例、浅麻醉(术中Narcotrend指数70~55)55例,Ⅱ组深麻醉61例、浅麻醉66例。两组及其不同麻醉深度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T0比较,T1、T2两组各免疫学指标水平下降(P均<0.05);T3有所恢复,但仍低于T0(P均<0.05);T4Ⅰ组各指标恢复到麻醉前,Ⅱ组各指标仍低于麻醉前(P均<0.05),T5Ⅱ组各指标恢复。两组深麻醉患者各免疫学指标水平高于浅麻醉患者(P均<0.05),且深麻醉患者以上指标于T4恢复至麻醉前,浅麻醉患者于T5恢复至麻醉前。结论与全身麻醉比较,硬膜外麻醉对子宫颈癌患者围术期免疫功能影响小;深麻醉较浅麻醉对免疫功能的影响小。

关 键 词:子宫颈肿瘤 麻醉方法 麻醉深度 免疫功能 

分 类 号:R737.33[医药卫生—肿瘤]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