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岛问题”话语体系建构:战略意义、实证方法和概念比较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刘建平[1] 

机构地区:[1]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传播研究院国际传播研究中心

出  处:《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7年第1期42-50,共9页Modern Communication(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战后有关‘钓鱼岛问题’的话语建构与传播研究"(项目编号:13BGJ013)的研究成果

摘  要:在中国外交不断遭遇"历史遗留问题"危机化挑战的形势下,新的中央领导集体强调提高"文化软实力"和"国际话语权",要求建设中国的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国际战略的传播学转向给学术界提出了迫切的研究课题:厘清"话语理论"的西方思想史逻辑,理解国际政治结构过程中的"话语权"概念,以知识生产和传播战略的新政治哲学诊断"外交问题"。从这种传播政治学的认识路线探讨解决"钓鱼岛问题"的方法,能够发现建构中国的"问题史"实证研究和规范理论话语体系具有决定性战略意义;而中国话语体系成为典范之可能,必须以可靠的过程史料和严格的实证方法对日本主张作有逻辑的话语分析,在解构其"固有领土论"的同时,确立中国主体性的"继续战后处理"核心概念。

关 键 词:话语体系 钓鱼岛问题 中日关系 传播政治学 话语权力 

分 类 号:D823[政治法律—政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