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赛丽塔那提.哈力克
机构地区:[1]新疆大学外国语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46
出 处:《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2期149-154,共6页Journal of Minzu University of China(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基 金:阿不都热西提.亚库甫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突厥语族诸语言词源研究"(项目编号:11&ZD130);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基金资助;新疆民汉语文翻译研究中心一般项目"对比语言学视角下的维吾尔语情态系统研究"(项目编号:XJEDU010815C03)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维吾尔语和日语的非第一手信息传据标记由"过去副动词或连用形+状态助动词"结构演变而成,其在区别信息来源时都受人称的限制。日语的非第一手信息传据标记-teiru能标明的信源范围只限于推测,而与其相应的维吾尔语非第一手信息传据标记-(X)ptu所标明的信息源既可以是推测又可以是传闻。-(X)ptu的语法化程度高于-teiru,前者已发展成为无标记的非第一手信息标记,而-teiru作为非第一手信息标记仍未完成其语法化进程。Diachronic and functional aspects of markers coding non first-hand information in Uyghur and Japanese, namely Uyghur-(X) ptu and Japanese-teiru show great similarities. However, with regard to personal pronouns, they demonstrate clear functional divergences: the function of the Uyghur-(X) ptu is broader than the Japanese-teiru, that is-(X) ptu as a marker coding non first-hand information is unmarked, while the Japanese-teiru is marked.
分 类 号:H215[语言文字—少数民族语言]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