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诗学视域下《修墙》解读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刘芳[1] 

机构地区:[1]太原学院外语系,山西太原030000

出  处:《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7年第1期60-63,共4页

基  金:山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课题(项目编号GH-15099)

摘  要:认知诗学是一门具有跨学科性、科学性和实证基础的新兴学科。其目的在于研究制约文学反应和诗歌结构的认知过程,所以它能够为文学直觉反应提供理论基础。同时,它是一种具有认知维度的解释学理论,通过对文学创作即对生活感悟的象似性功能研究,达到其目的:解读文学语篇意义与体验互动过程,提高对认知体验的理解能力。《修墙》是美国著名诗人弗罗斯特的杰出代表作之一。国内外学者结合各种批评理论对该诗进行诠释,但鲜有研究者采用认知诗学理论对其进行文本分析。运用象似性,隐喻,平衡模式,指示,否定对立等理论来解读诗中蕴含的深层意义,可帮助读者获得新的审美体验。

关 键 词:弗罗斯特 认知诗学 象似性 隐喻 平衡模式 指示 否定对立 

分 类 号:H059[语言文字—语言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