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于伟[1]
机构地区:[1]吉林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吉林吉林132011
出 处:《中国医药指南》2017年第9期54-55,共2页Guide of China Medicine
摘 要:目的分析二丙酸倍氯米松(BDP)和糖皮质激素(TGC)类药物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378例UC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随机分为TGC组和BDP组,各189例,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分析影响疗效的因素。结果 TGC组患者治疗后显效60例,有效81例,总体有效率为74.60%,而BDP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1.54%,显著高于TG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C反应蛋白(OR=3.94,P=0.004),重型(OR=2.79,P=0.018)和药物不良反应(OR=2.45,P=0.024)是影响TGC组临床疗效的风险因素。重型(OR=3.35,P=0.021)和C反应蛋白水平(OR=2.87,P=0.031)是影响BDP组临床疗效的风险因素。结论 BD治疗UC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传统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疾病的严重程度和C反应蛋白水平是影响其疗效的风险因素。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