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曦颖[1] 刘娜[1] 王照五[1] 王宇琛[1] 徐璐璐[1]
机构地区:[1]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口腔科,北京100853
出 处:《广东医学》2017年第7期1052-1055,共4页Guangdong Medical Journal
基 金: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编号:2015-TSYS-2028);解放军总医院临床科研扶持基金项目(编号:2013FC-TSYS-2007)
摘 要:目的利用锥形束CT(CBCT)探索安氏Ⅰ类和安氏Ⅱ类错患者髁状突的解剖形态和对称性以及两者之间的联系。方法选择需要正畸治疗的18~32岁安氏Ⅰ类错患者40例(男女各20例)、安氏Ⅱ类错患者40例(男女各20例)。矫治前对研究对象进行颞下颌关节的临床检查和肌肉触诊,然后拍摄锥形束CT(CBCT),对原始影像进行3D重建,应用QR-NNT软件对髁状突形态与位置进行分析:在冠状位对髁状突的解剖形态进行分析,将髁状突形态分为圆形、扁平形、凸圆形、三角形和多角形;在矢状位对髁状突位置进行分析,将髁状突位置分为居中、前移位和后移位。使用GraphPad Prism 6.0统计软件对测量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安氏Ⅰ类与安氏Ⅱ类1分类患者髁状突解剖形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安氏Ⅰ类患者左右两侧关节间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安氏Ⅱ类1分类患者左右两侧关节前间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关节后间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安氏Ⅰ类与安氏Ⅱ类1分类患者髁状突在关节窝中位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氏Ⅰ类与安氏Ⅱ类1分类错患者髁状突解剖形态相似,以扁平形为主,两种类型错患者髁状突在关节窝中的位置以前移位最为普遍。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