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河与曲那(■)——青藏高原古藏缅语地名的底层性和连续性释例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刘铁程[1] 

机构地区:[1]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

出  处:《中国藏学》2017年第1期30-38,共9页China Tibetology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西羌语料集释与研究"(12CMZ008)阶段性成果之一

摘  要:今河西之黑河在史料中呈现了藏缅语、汉语、阿尔泰语等语属的地名记录格局。《禹贡》雍州之弱水、黑水同指今黑河,弱为音译(■),黑为意译。卢水胡之卢水兼顾了藏缅语的音与义,指向藏缅语的"黑"。西夏语■((口移)则那)的藏文对应词是■(黑水江)。蒙古语的ejen-e(亦集乃、额济纳)继承自西夏语。合黎水为阿尔泰语的qar-a(黑)。黑河诸语属地名的音义考辩验证了以下认识:藏缅语(西夏语、藏语)的文献记录尽管出现较晚,但从汉语、阿尔泰语的异文材料和音译、意译地名的不稳定性判断,大量地名继承自古藏缅语。古藏缅语地名在青藏高原及其周缘的地名记录中具有底层性和连续性。

关 键 词:黑河 底层性 连续性 

分 类 号:K9[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学] H2[语言文字—少数民族语言]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