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民族志与写文化——基于文化转型人类学的新观察、新探索与新主张  被引量:17

“WeChat” Ethnology and Writing Culture——New Observations,Explorations and Propositions Based on the Anthropology of Cultural Transformation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赵旭东[1] 

机构地区:[1]中国人民大学人类学研究所

出  处:《民族学刊》2017年第2期1-24,96-99,共28页Journal of Ethnology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重点项目<文化转型背景下乡土社会秩序的变迁与重建研究>(项目编号:15ASH012)的资助

摘  要:当下中国社会发生着一种由渐变到巨变的深刻"转型"(transformation),需要一种新的人类学书写态度和方法。与西方文化相比,我们要看到中国文化中的"变动性",而非保守性。而变动性虽然意味着风险,更潜藏着机会。"枝杈社会"是中国经济在大风险中持续向好的社会动力,它要求一个人做他应该能够驾驭的事情,而微信正是继房地产之后给中国老百姓全体的又一次的参与式的机遇。微信使人与人的关系呈现一种差序格局的颠倒,并通过使真实扭曲化来实现一种真实性,老百姓开始以自己的方式表达文化,创造语言,从而形成一种新的"群学"。在微信群中每个人都是一个中心,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过去我们认为技术造成了人群的分离,而微信时代,虚拟技术却使这种分离技术失灵了。此外,互联网也使知识的储备被知识的搜索与创造所代替,世界因为便捷的互联互通变得"平面化",与此同时,我们的生活在时空安排上日益呈现一种碎片化的状态。而对这样的社会转型,田野在场对于民族志的书写是否还是那么重要。在一个微信的时代里,作为一种人类共同体的世界共同体的场景想象已经变得很容易实现了,今天的人类学民族志的书写或许可以变成一种拼插式的创新。The popularity of the social media app "WeChat" draws our attention to the issue of the arrival of a WeChat era. It could be said that WeChat is a new participatory opportunity for ordi- nary Chinese people. In such an era, whenever you are in China or in other areas of the World, if you do not participate, you might be dropped by those people who do participate. Therefore, we need to rethink the real living conditions of current Chinese people. The result of this rethinking is that this kind of situation has two sides, i.e. barri- ers and opportunities.

关 键 词:微信民族志 民族志书写 拼插式书写 倒差序格局 “群学” 写文化 

分 类 号:C912.4[经济管理]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