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性痴呆的危险因素及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7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廖伟龙 孙传河 高鹏琳 姜文斐[1] 潘卫东[1] 

机构地区:[1]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上海201203

出  处:《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7年第8期941-944,共4页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on Cardio-Cerebrovascular Disease

摘  要:血管性痴呆(VD)是继阿尔茨海默病后第二大常见的与脑血管因素相关或脑血管因素引起的一种痴呆类型,其发病率随着社会老龄化逐年上升,成为神经科领域研究热点。VD严重影响病人生活质量,给社会及家庭造成沉重的经济和精神负担。VD具有明确致病因素,但确切发病机制尚无定论。由于VD是所有痴呆类型中唯一可防治的,且预防尤为关键,因此从危险因素及发病机制总结VD的相关研究进展,以期为VD防治提供新的思路与途径,并进行针对性防治。

关 键 词:血管性痴呆 危险因素 发病机制 

分 类 号:R749.13[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