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少宁[1,2] 赵云阁[3] 丁杰[3] 谷建才[3] 陈波[1,2] 鲁绍伟[1,2]
机构地区:[1]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林业果树研究所,北京100093 [2]北京林果业生态环境功能提升协同创新中心,北京100093 [3]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河北保定071000
出 处:《江苏农业科学》2017年第7期265-268,共4页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
基 金: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专项(编号:KJCX20160301);林木生态功能监测与资源评价创新团队(编号:JWKST201609);科技创新服务能力建设-协同创新中心-林果业生态环境功能提升协同创新中心(编号:PXM2016_014207_000038)
摘 要:为了研究绿化树种吸滞重金属的净化潜力及有效利用率,以油松、侧柏、白皮松、银杏、雪松5种常见绿化树种为研究对象,采集不同污染区林木叶片,利用HNO_3-H_2O_2消解法和原子荧光法测定重金属含量,计算不同地点不同树种吸滞重金属的生态转化率。结果表明,不同树种对各金属元素的生态转化率存在明显差异,针叶树种对铜(Cu)、锌(Zn)的生态转化率较高,而阔叶树种银杏则对铬(Cr)、铅(Pb)、锌(Zn)有较高的转化率,尤其在污染程度较高的南海子公园,各针叶树种对Cu、Zn的生态转化率最高分别达到(94.32±3.65)%、(96.82±3.24)%,最低生态转化率也分别达到(61.81±2.29)%、(59.93±19.65)%,银杏对Cr、Pb、Zn的生态转化率分别为(77.43±10.98)%、(65.09±7.35)%、(72.84±6.42)%。不同地点各树种的重金属吸滞功能生态转化率也存在差异,但整体转化率变化规律为按高污染区(市中心和城区)—中等污染区(近郊公园区)—低污染区(近郊浅山区)—较清洁区(远郊)逐渐降低。
分 类 号:X173[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