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赵伟[1] 郝帅[1] 孙泰朋 田宗泽 许毛毛 王宏燕[1]
出 处:《江苏农业科学》2017年第7期277-280,共4页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
基 金:黑龙江省博士后科研启动金(编号:LBH-Q13020)
摘 要:主要探讨粮草间作和培肥条件对黑土土壤有机碳、水溶性有机碳、微生物量碳、颗粒态有机碳、易氧化有机碳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草木樨+化肥处理土壤有机碳含量最高,是CK的1.23倍,草木樨+半量化肥处理土壤有机碳含量是CK的1.07倍;草木樨+化肥处理土壤水溶性碳、土壤微生物量碳、颗粒态有机碳、易氧化有机碳含量分别是CK的1.08、1.13、1.11、1.03倍;草木樨+1/2化肥土壤有机碳、微生物量碳含量分别是CK的1.07、1.02倍,在土壤水溶性碳、颗粒态有机碳和易氧化有机碳含量上与CK差异不显著;草木樨+不施化肥处理土壤有机碳、水溶性有机碳、微生物量碳、颗粒态有机碳、易氧化有机碳含量分别是CK的87%、85%、81%、91%、87%。可见,粮草间作的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土壤中有机碳的含量,从而为固碳减排、增加土壤碳库、寻找最佳种植和培肥土壤方式、减量施肥生产、健康安全食品和有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分 类 号:S153.6[农业科学—土壤学] S158.3[农业科学—农业基础科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23.125.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