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草间作

作品数:31被引量:99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杨宝平贾志宽路海东苏培玺王林更多>>
相关机构:东北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甘肃农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当代畜牧》《农家参谋》《乡村科技》《中国农学通报》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黑龙江省森工总局青年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紫花苜蓿-花溪芜菁甘蓝-辣椒粮草间作种植模式的经济效益及其栽培技术要点
《农技服务》2023年第11期82-85,共4页李娟 吴佳海 范高领 吴仙 牟琼 雷霞 冉伟男 徐景峨 王清峰 
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国审苜蓿新品种翠博雷配套技术与肉鹅养殖应用与示范”[黔科中引地(2022)4049];贵州省成果转化项目“黔东山地果-草-蜂立体增效技术应用与示范”[黔科合成果(2023)一般036];贵州省科技服务企业项目“贵州草地资源管理与高效利用创新能力建设”[黔科服企(2022)004];贵州省成果转化项目“种鹅高效繁殖关键技术研发与示范”[黔科合成果(2022)一般005]。
为提高土地复种指数,增加农民收入,于2021—2022年开展紫花苜蓿-花溪芜菁甘蓝-辣椒粮草间作种植模式,分析该种植模式的经济效益。该种植模式全年合计纯收入为4995.23元/667m2元,经济效益显著。为紫花苜蓿-花溪芜菁甘蓝-辣椒粮草间作种...
关键词:紫花苜蓿 花溪芜菁甘蓝 辣椒 间作 
农林(草)复合种植阻控坡地水土流失研究进展被引量:1
《辽宁林业科技》2022年第2期54-58,73,共6页李颖 杨宁 李开宇 马凤江 冯良山 魏忠平 郭铭 肖继兵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071551,32101508);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项目(XLYC1907089,XLYC1908013);辽宁省科技民生项目(2021JH2/10200032);沈阳市中青年科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项目(RC190085);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计划项目(2021GR2926);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2019-MS-181);沈阳市科技计划项目(20-203-5-56)。
农林草复合种植系统对生态环境修复以及农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农林间作是现代农林复合系统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林草复合系统属于农林复合系统的一大类。该文在明确农林草复合种植系统的概念与内涵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农林草...
关键词:农林复合系统 粮草间作 水土流失 侵蚀阻控 
黔西北喀斯特区坡耕地有机覆盖措施保墒效应被引量:1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20年第4期103-114,共12页黎庆贵 李瑞 商崇菊 张吟 陈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喀斯特区典型石漠化坡耕地覆盖措施水土流失调控效应”(31760243);贵州省科技厅基础研究项目“秸秆还田对石漠化坡面耕地土壤环境及土壤侵蚀的调控效应及机制”(黔科合基础[2018]1112号);贵州省水利厅科研项目“覆盖耕作措施对典型石漠化坡耕地的水土流失调控效应及机制”(KT201806)。
基于喀斯特地区工程性缺水问题,探讨喀斯特区坡耕地有机覆盖措施对土壤水分的影响,对提高区域自然降水利用效率、增加作物产量具有重要意义。以传统玉米单作(CK)为对照,针对秸秆覆盖(SM)、生物炭覆盖(BM)和粮草间作(GI)等有机覆盖,依据...
关键词:坡耕地 有机覆盖 秸秆 生物炭 粮草间作 保墒 喀斯特 
黑龙江省林区坡耕地不同粮草带状间作种植模式比较
《中国林副特产》2018年第3期23-25,共3页王洪梅 
黑龙江省森林工业总局青年基金资助项目(sgzjQ2015007)
在黑龙江省林区7°坡耕地上,于2016年5月至2017年10月连续2a研究了4种不同粮草带状间作(玉米和大豆间作苜蓿)模式与粮食单作(对照处理)模式下的土壤养分含量、作物产量和单位面积纯收益变化规律,以探讨最佳的种植模式。结果表明,4种粮...
关键词:粮草间作 坡耕地 土壤养分含量 作物产量 
我国坡耕地粮草带状间作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黑龙江农业科学》2018年第6期153-156,共4页王洪梅 程延彬 周志军 
黑龙江省森林工业总局青年基金资助项目(sgzjQ2015007)
随着我国耕作制度的变革及农业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粮草间作在坡耕地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发展生态农业,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文章综述了我国坡耕地不同生态区域的粮草间作主要栽培模式及生态社会经济效益,对坡耕地粮草间...
关键词:坡耕地 粮草间作 问题 展望 
粮草间作培肥处理对黑土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被引量:6
《江苏农业科学》2017年第7期277-280,共4页赵伟 郝帅 孙泰朋 田宗泽 许毛毛 王宏燕 
黑龙江省博士后科研启动金(编号:LBH-Q13020)
主要探讨粮草间作和培肥条件对黑土土壤有机碳、水溶性有机碳、微生物量碳、颗粒态有机碳、易氧化有机碳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草木樨+化肥处理土壤有机碳含量最高,是CK的1.23倍,草木樨+半量化肥处理土壤有机碳含量是CK的1.07倍;草木樨...
关键词:粮草间作 黑土 有机碳 培肥 
覆盖和粮草间作对作物氮素吸收利用和土壤硝态氮累积的影响被引量:9
《草原与草坪》2014年第6期1-9,共9页王林 王琦 李强 张恩和 刘青林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西北内陆灌区农田循环生产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2012BAD14B10);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项目(CARS-35)资助
为了减少普通地膜和氮肥的投入,实现该地区农业生态良性循环和土壤的可持续利用,在甘肃武威试验站采用完全随机裂区设计,研究了不同种植模式(玉米单作、玉米//毛苕子和玉米//箭筈豌豆)和覆盖方式(普通地膜覆盖、生物可降解地膜覆盖、秸...
关键词:玉米//毛苕子 玉米//箭筈豌豆 覆盖 氮素吸收 硝态氮累积 
粮草间作 种植户增收多
《当代畜牧》2013年第11期62-62,共1页梁斌 刘世全 
10月20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八十九团九连农田里,种植者正在查看即将收获的紫花苜蓿。今年,该团在农业产业结构试验粮草间作增产技术。
关键词:粮草间作 种植户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紫花苜蓿 增产技术 结构试验 农业产业 种植者 
投资肉牛生产应重点考虑的问题
《乡村科技》2012年第4期28-28,共1页刘东方 
一、饲草来源饲草是养牛的物质基础。饲养肉牛之前,一定要充分考察当地的饲草资源,就近解决饲草问题。否则,靠长途运输、高价购买来解决饲草问题将得不偿失。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若能拿出适当的耕地进行粮草间作或轮作,来解决青饲料的...
关键词:肉牛生产 饲草资源 投资 物质基础 长途运输 粮草间作 青饲料 养牛 
宁夏南部旱区坡地不同粮草带比间作种植模式比较被引量:10
《生态学报》2010年第21期5941-5948,共8页路海东 贾志宽 杨宝平 李永平 刘世新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D28B03)
在宁夏南部旱区15°坡耕地上,于2007年5月至2008年10月连续2a研究了7种不同粮草带状间作(谷子和糜子间作苜蓿)模式与粮食单作(对照处理)模式下的作物产量、形态指标、水分利用效率及水土流失特征。结果表明,同粮食单作相比,4∶4、4∶6、...
关键词:粮草间作 坡耕地 产量 水土流失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