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质母细胞瘤术后IMRT和VMAT的剂量学比较  被引量: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壮玲[1] 李先明[1] 钟鹤立[1] 周亚燕[1] 高艳[1] 李隆兴[1] 李炜澔[1] 史亚滨 李子煌[1] 

机构地区:[1]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深圳市人民医院放疗科,广东深圳518020

出  处:《广东医学》2017年第10期1538-1541,共4页Guangdong Medical Journal

基  金:深圳市卫生计生系统科研项目(编号:201401012);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编号:JCYJ20150403102020235)

摘  要:目的比较胶质母细胞瘤术后放疗采用逆向调强(IMRT)和容积旋转调强(VMAT)技术在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剂量学差异,并比较不同技术的机器跳数、计划优化时间和治疗时间的差异,探讨VMAT技术在胶质母细胞瘤放疗中应用的可行性和优劣性。方法收集胶质母细胞瘤病例资料10例,术后3周内行MR增强扫描及CT增强定位扫描,层厚3 mm,采用医科达的Oncentra治疗计划系统进行MR-CT图像融合,医生勾画靶区和危及器官;物理师对个病例分别设计5野的IMRT计划、单弧VMAT计划(VMAT1)和双弧VMAT计划(VMAT2),处方剂量为PTV 60 Gy/30f。利用剂量体积直方图(DVH)和等剂量分布曲线比较靶区的覆盖率、适形指数、均匀指数以及危及器官的受照剂量,比较不同技术的机器跳数、优化时间和治疗时间的差异。结果 3组计划靶区剂量分布均较好,IMRT、VMAT1和VMAT2的靶区PTV 95%体积达到的剂量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适形指数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VMAT的适形指数比IMRT好,但单弧VMAT与双弧VMAT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匀指数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危及器官包括脑干、患侧晶体、对侧晶体、患侧视神经、对侧视神经和视交叉,所有危及器官的最高剂量在3组计划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机器跳数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MRT组与VMAT1组比VMAT2组的跳数少。治疗时间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MRT组与VMAT1组比VMAT2组的治疗时间少,VMAT1组治疗时间最短。计算优化的时间IMRT最短,双弧VMAT最长,3组计划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胶质母细胞瘤术后放疗计划设计采用单、双弧的VMAT计划的靶区适型指数都好于IMRT组。单弧的VMAT计划的机器跳数与IMRT计划相当,但治疗时间短。双弧的VMAT计划的机器跳数多、治疗时间长。计算优化的时间IMRT短,VMAT长。

关 键 词:胶质母细胞瘤 逆向调强放疗 容积旋转调强放疗 

分 类 号:R730.264[医药卫生—肿瘤]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