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时代思潮与王昭君文学形象的嬗变——以《琴操》、《汉宫秋》、郭沫若《王昭君》、曹禺《王昭君》为例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宋敏[1] 

机构地区:[1]上海大学电影学院,上海200041

出  处:《三峡论坛》2017年第3期8-12,共5页China Three Gorges Tribune

摘  要:"昭君出塞"的故事始终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创作母题,从魏晋到现代,后世带着各自时代的价值观、时代思潮及文人的情感倾向等衍生出各种各样的"昭君出塞"故事。考察不同时代的王昭君的文学形象,实际上是考察特定时代的文人思想和历史语境的关系。

关 键 词:《琴操》 《汉宫秋》 郭沫若《王昭君》 曹禺《王昭君》 

分 类 号:I06[文学—文学理论]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