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智媒时代社交媒体的社会责任——对2016美国大选中Facebook假新闻事件的反思  被引量:28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韩鸿[1] 彭璟[1] 

机构地区:[1]电子科技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出  处:《新闻界》2017年第5期86-93,共8页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增强我国藏区媒体对境外藏胞传播的针对性和影响力研究"(15BXW074);电子科技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重大重点项目(2014年)

摘  要:动态新闻推送的智能算法是智媒时代的产物。本文通过对2016美国大选期间Facebook假新闻事件的分析,发现Facebook通过协同过滤机制,选择性地决定民众看到的资讯内容,形成了过滤泡现象和回音室效应。由于人工智能算法机制缺乏把关,助推了假新闻的泛滥,造成"意见自由市场"的混乱。本文从信息伦理学角度出发,认为智媒时代新闻专业伦理的重建愈加迫切,应从伦理融合、软硬约束、公众参与和社会制衡等方面增强智媒时代社交媒体的社会责任、构建智媒体时代良好的媒介生态和信息秩序。

关 键 词:FACEBOOK 过滤泡现象 信息伦理 新闻专业主义 

分 类 号:G206[文化科学—传播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