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2]曲靖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
出 处:《四川戏剧》2017年第5期123-126,共4页Sichuan Drama
基 金:四川省"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社会科学项目"先秦以后巴方乐舞的流变研究"(项目编号:SC14B007);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项目"先秦时期巴国社会音乐研究"(项目编号:14SA0168)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据考古发现及史料记载,早在远古至春秋战国时期,在古巴蜀大地已有乐舞存世。至先秦,巴文化区即已有较为发达的乐舞,人民能歌善舞。至汉初,巴方乐舞被引入宫廷,编入乐府。其后数百年间几经演变,演出形式得到极大丰富,被纳入不同舞类,如歌舞戏及民俗乐舞等乐舞形态。期间,包括秦灭巴、蜀以后,巴蜀地区的乐舞文化并没有随着国家的灭亡而消失,而是以另外一种融通的形式承继下来,一直延续至今。综合而言,从社会功能流变的角度而言,巴国乐舞的发展呈现出一条从宫廷走向民间的融合发展的轨迹。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