胥必海

作品数:40被引量:84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艺术特色肖斯塔科维奇前奏曲OP船工号子更多>>
发文领域:艺术文化科学哲学宗教农业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成人教育》《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曲靖师范学院学报》《音乐创作》更多>>
所获基金: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四川省教育厅青年基金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巴国乐舞的社会功能流变被引量:1
《四川戏剧》2017年第5期123-126,共4页胥必海 任红军 
四川省"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社会科学项目"先秦以后巴方乐舞的流变研究"(项目编号:SC14B007);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项目"先秦时期巴国社会音乐研究"(项目编号:14SA0168)的阶段性成果
据考古发现及史料记载,早在远古至春秋战国时期,在古巴蜀大地已有乐舞存世。至先秦,巴文化区即已有较为发达的乐舞,人民能歌善舞。至汉初,巴方乐舞被引入宫廷,编入乐府。其后数百年间几经演变,演出形式得到极大丰富,被纳入不同舞类,如...
关键词:乐舞 巴国 社会功能 宫廷 民间 
巴国乐舞研究述评被引量:1
《中华文化论坛》2016年第11期109-113,共5页胥必海 
四川省"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社会科学项目"先秦以后巴方乐舞的流变研究"(项目编号:SC14B007);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项目"先秦时期巴国社会音乐研究"(项目编号:14SA0168)的阶段性成果
历史上,由于“巴”这一概念较为复杂的内涵和外延,导致学界对于巴人的起源众说纷纭。与之相对应,对于巴文化的源流也有多种观点。当下学界较为认同的一种观点是,认为巴文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在春秋战国时期...
关键词:巴国 述评 乐舞 春秋战国时期 巴文化 动态发展 统治地位 多元共生 
巴国乐舞综说——从巴文化到巴国乐舞文化被引量:1
《四川戏剧》2015年第11期123-126,共4页胥必海 
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项目"先秦时期巴国社会音乐研究"(项目编号:14SA0168);四川省"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社会科学项目"先秦以后巴方乐舞的流变研究"(项目编号:SC14B007)的阶段性成果
巴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尽管从古至今,对巴的概念以及巴人的起源众说纷纭,但巴文化在中国的文明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却是不争的事实。在巴文化的形成发展过程中,乐舞作为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无论是在宫廷还是在民间...
关键词:民族文化 巴文化 巴国乐舞 社会功能 
巴渠船工号子的源流兼及分类解析被引量:3
《四川戏剧》2013年第9期92-95,共4页胥必海 
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社会人类学视野下的巴渠船工号子研究"的成果;课题编号:13SA0098
巴渠船工号子与其它地域船工号子一样,是伴随船工生活而产生的一种劳动号子,具有清新明快、自然质朴、激情豪迈的风格特点。巴渠船工号子的源流在现存的文献、史料中没有直接记录,探究其渊源只能从产生和构成船工号子的元素——木船、...
关键词:巴渠 船工号子 源流 分类 
巴渠船工号子消亡原因探析被引量:4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3年第2期112-114,共3页胥必海 
巴渠船工号子作为巴渠地区的民间文化,正随着社会发展和现代文明的冲击而逐渐走向消亡,淡出人们的视线,以致沉入历史遗尘渐被遗忘.其中,工业文明、高峡平湖、高度发达的交通运输业、丰富的文化娱乐方式、世界文化的趋同性等现代文明所...
关键词:现代文明 巴渠 船工号子 消亡 
巴渠船工号子的歌词艺术被引量:3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第5期109-112,共4页胥必海 
巴渠船工号子是巴渠船工伴随划船、拉纤的劳动而产生和发展的艺术形式,其歌词内容生动的表现了巴渠船工的劳动场景、生活状况和内心情感。巴渠船工号子的歌词一般是表现巴渠各地风情、历史传说、男女之情、船工生活等方面的内容,具有大...
关键词:巴渠 船工号子 歌词 特征 
马头琴源流梳证被引量:2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120-123,共4页胥必海 孙晓丽 
马头琴因琴头饰马而得名,是蒙古民族的象征,是最能代表草原音乐文化的载体之一,蕴含了独特的草原游牧审美文化、人文思想、风格气质和民族精神。其不但在中国甚至世界乐器家族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且也是民间艺人、牧民家中所喜欢且...
关键词:马头琴 源流 梳证 蒙古族 精神象征 
论20世纪藏弦胡艺术及其发展策略被引量:4
《四川戏剧》2011年第5期86-88,共3页胥必海 
藏弦胡在藏语中亦称“比汪”,是一种与二胡相似的擦奏弦鸣乐器,主要流行于康方言区,以四川巴塘、西藏芒康、云南德饮一带最为盛行;在卫藏方言区及安多方言区虽有少量流传,“但主要由热巴艺人及演唱‘宣肯’说唱音乐的流浪卖艺乞者...
关键词:弦鸣乐器 20世纪 艺术 方言区 说唱音乐 甘孜州 四川 西藏 
少年中国 昆仑巨响——论王光祈“国乐”语境下之滇剧被引量:1
《文艺争鸣》2011年第02X期82-85,共4页胥必海 
王光祈是我国近现代音乐史上伟大的音乐学家和著名的音乐史学家,被誉为"东方研究比较音乐学之第一人"和"中国近现代音乐学的开拓者",其所提倡的"国乐"是"一种音乐足以发扬光大该族的向上精神,而其价值又同时为国际之间所公认。"而滇剧...
关键词:王光祈 “国乐”语境 滇剧 影响 
肖斯塔科维奇《前奏曲二十四首》(OP.34)研究——以C大调(OP.34NO.1)为例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69-71,共3页胥必海 
肖斯塔科维奇一生为钢琴写作过大量作品,涵盖钢琴音乐的各个方面。创作于1932年至1933年的《前奏曲二十四首》(OP.34)在内容和形式上,均独树一帜,是一种全新的音乐体裁,对后世影响巨大,被称之为"新古典主义的音乐格言"。而《C大调前奏...
关键词:肖斯塔科维奇 前奏曲 C大调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