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

作品数:5002被引量:3308H指数:1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徐汉峰谭黎明陈隆文王耿辛田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郑州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各六朱 蚁鼻钱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25年第2期F0003-F0003,共1页 
特征:楚国铸造的一种青铜贝币,由于币轻小,古人将其比喻为蚁鼻,宋代称“蚁鼻钱”,清代称“鬼脸钱”。体型上圆下尖、面凸背平,尖端有一小孔,面铭刻着大篆阴文字,重量、大小不一,它是由天然海贝币逐渐转变为有文铜贝发展的高级形态,称为...
关键词:春秋战国时期 蚁鼻钱 铜贝 贝币 货币体系 楚国 
丝绸之路上的云纹
《华夏地理》2025年第3期131-131,共1页付华林 孙志军(摄影) 
云纹是诞生在中国的独特纹样,其源流大致可追溯原始社会彩陶器上的漩涡纹,千年演变,其形制、文化意涵也多有变化。云纹在先秦时期是青铜器、玉器上最流行的纹样,春秋战国时期,原本象征地位和神灵的云雷纹演变成卷云纹,这与深重神秘的宗...
关键词:春秋战国时期 云雷纹 卷云纹 丝绸之路 文化意涵 青铜器 漩涡纹 时代审美 
书道墨香 文化共辉
《文化产业》2025年第9期79-81,共3页晋子晴 
陕西省在历史变迁中积累了丰厚的文化底蕴,并形成了具有地域特点的书法形式。原始社会时期,半坡先民已在陶器上刻画出质朴简约的符号,反映了古人对和谐、对称及均衡的基本审美认知。西周时期,许多著名青铜器,如利簋、大盂鼎、散氏盘、...
关键词:春秋战国时期 体例完备 金石学 大盂鼎 金文书法 原始社会时期 散氏盘 毛公鼎 
豆豉情深 醇香难忘
《中国食品》2025年第5期92-92,共1页罗惠香 
黑豆是一种豆科植物,富含蛋白质、维生素、胡萝卜素以及钙、磷、铁等多种矿物质,堪称“营养宝库”。“药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对黑豆赞誉有加,称“常食黑豆,可百病不生”。虽然此言有些夸张,但黑豆的保健功效却是确凿无疑的。现...
关键词:《本草纲目》 现代科学研究 降低胆固醇 增强免疫力 春秋战国时期 心血管健康 黑豆 豆豉 
记忆里的印子粑粑
《中国食品》2025年第5期98-99,共2页李向阳 
印子粑粑是我故乡湖南省安化县的一道美食,也是我儿时记忆里一种难忘的味道。印子粑粑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相传,楚国的臣子伍子胥为报父仇投奔了吴国,想从吴国借兵讨伐楚国。他来到吴国后帮助吴王阖闾坐稳了江山,成了吴国的有功之臣。...
关键词:春秋战国时期 吴国 伍子胥 阖闾 吴王 湖南省安化县 有功之臣 
举贤不为私
《清风》2025年第3期33-33,共1页陈思炳 
春秋战国时期,管忡和鲍叔牙都是齐国杰出的政治家,曾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第一霸主。他俩也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一对知心朋友,被称为“管鲍之交”。管仲被齐桓公拜相,主要是鲍叔牙在桓公面前举荐之力,管仲说:“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关键词:春秋战国时期 齐桓公 鲍叔牙 拜相 管仲 鲍子 知心朋友 举荐 
如何改善“疑心病”
《少儿国学》2025年第3期36-37,共2页王立刚 
相传,在春秋战国时期,有一个“疑心病”很重的人。有一天,他发现自己家的斧头找不到了,特别着急。因为他生活在两千多年前,那时候中国刚刚进入铁器时代,斧头是十分珍贵的劳动工具,来之不易。他急得四处寻找,怎么都找不到。此时邻居的孩...
关键词:春秋战国时期 铁器时代 劳动工具 疑心病 发现自己 
论春秋战国时期探病行为的政治文化功能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25年第1期29-33,共5页李锦 
探病,亦称视疾、问疾。春秋战国时期的探病行为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一种重要文化现象,甚或具备一定的政治功能。它是“探病者”与“病人”在“探病”过程中进行的双向互动。探病行为可分为亲自探病与遣派、委托探病两种情况。君探臣病时应...
关键词:春秋战国 探病行为 礼仪互动 探病目的 
饮食营养与身体健康关系
《人人健康》2025年第4期26-27,共2页张峻 葛逸瑄 王凯 
浙江树人学院校级科研项目资助,项目编号:2023A21002。
关于饮食营养概念的早期文字记载,最早可追溯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其中强调“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饮食促进健康的观念,在历朝历代的饮食相关医药典籍记载中变得越来越丰富,有关的...
关键词:饮食营养 春秋战国时期 阿拉贡 《黄帝内经》 中世纪欧洲 早期文字 促进健康 五果为助 
越王勾践增加人口有妙招
《文史博览》2025年第2期31-31,共1页赖浩然 
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人口的存在。《尚书·五子之歌》说:“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商朝贵族谋求“多子孙”。周初统治者也重视繁衍人口。春秋时期,郑国子产的改革包含了惠民、利民的爱民观,孔子强调仁者爱人。春秋战国时期的越王...
关键词:春秋战国时期 民惟邦本 春秋时期 夫椒之战 本固邦宁 仁者爱人 商朝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