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国时期实用文体研究的演进、特点及其意义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连亚飞[1] 曹辛华[1] 

机构地区:[1]南京师范大学,江苏南京210097

出  处:《贵州社会科学》2017年第6期43-48,共6页Guizhou Social Sciences

摘  要:民国时期实用文体研究现已成为民国旧体文学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根据关注重心和研究队伍的实际情况,可划为清末民初、"五四"运动到抗战前、抗战开始到新中国成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的研究议题主要集中在实用文体价值的确立与内涵的界定、教学的革新和教材的编制等方面。第二阶段是实用文体研究的繁荣期,在实用文体的分类、实用文体的写作等方面取得了不俗的实绩。第三阶段是实用文体研究的深化阶段,广泛涉及实用文体的本体理论、读写术法等方面。发掘与梳理民国时期实用文体研究的成果,既能有力促进当下民国旧体文学与文体学研究的深入,亦助益于当前实用文体教学的科学谋划和正确实施。

关 键 词:民国时期 实用文体 特点 意义 

分 类 号:I207.2[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