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巍[1]
机构地区:[1]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 处:《文艺研究》2017年第6期63-74,共12页Literature & Art Studies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汉魏六朝集部文献集成"(批准号:13&ZD109)成果
摘 要:先秦隐语在后世演变为谜语和灯谜,这三者属于同一文体发展的不同阶段,但通常情况下,此类文体又可统称为隐语或谜语。谜语与诗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首先,藁砧体、风人体和离合诗三类杂体诗均具有谜语的意味。其次,从文体功能上看,诗谜属于谜语,但却具备诗的形式和美感,隐物的诗谜与咏物诗更是有诸多相通之处。再次,谜语还可以采用诗句作为谜面或谜底,这分别被称作诗句谜和诗底谜。最后,谜语和诗在理论批评方面也有许多相似性,诗学与谜学有着内在关联。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