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南京市第一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南京210006
出 处:《中华传染病杂志》2017年第4期247-250,共4页Chinese Journal of Infectious Diseases
摘 要:1885年,Osler [1]在《恶性心内膜炎》的演讲中首次描述感染性动脉瘤(mycotic aneurysm,MA)这一疾病并沿用至今.MA在过去曾被认为是一种罕见疾病,但随着诊断技术的发展,科学家们已逐渐认识到它的真实发病率可能被大大低估.虽然近年来对MA的诊治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但由于其临床症状多不典型常易误诊、瘤体破裂发生率高,且患者年龄偏大多伴有基础疾病、手术风险极大,因此病死率依然居高不下,5年生存率为35%~55%[2-4].为了提高临床医师对于此种疾病的认知,现就MA的分类方法、流行病学、发病机制、诊断与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 键 词:感染性动脉瘤 诊治 罕见疾病 诊断技术 5年生存率 心内膜炎 临床症状 瘤体破裂
分 类 号:R543.5[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89.186.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