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丹[1]
机构地区:[1]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
出 处:《西部学刊》2017年第6期10-13,共4页Journal of Western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语言批评的社会历史向度研究"(13YJC751053);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语言批评的问题域及其话语构型研究"(2015BWX034);信阳师范学院"南湖学者奖励计划"青年项目
摘 要:在20世纪,作为基于语言维度来研究文学的理论话语,语言批评的重心逐渐由形式、结构转向文化政治。这种转向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由文学的"内部"转向"外部",由静态的形式研究转向动态的行为研究,由语言工具论转向语言本体论。由此,语言批评在拓展自身的研究空间的同时,其话语表述也面临着新的困境,具体表现为:语言表征有效性的危机,对语言的过度释放所引发的批评合法性反思,以及对不可言说之物的忽视。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