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郑长铃[1]
机构地区:[1]中国艺术研究院,北京100029
出 处:《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17年第1期11-27,共17页Jiaoxiang-Journal of Xi'an Conservatory of Music
摘 要:南音作为活态流变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国大陆、中国台湾乃至东亚各国有着稳定的受众群体和发展基础。文章立足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近年来对其保护实践和理论总结,以台湾汉唐乐府、台湾心心乐坊、厦门南乐团、泉州南音乐团部分代表性创作为案例,比较研究在特定历史时期两岸南音的文化传承、传播中之"再创造",认为只有从南音文化的"不断被再创造"特性切入,才能为真正实现南音文化的传承和传播找到有效途径。同时,要从南音文化历史传承、未来发展等多维度,重新认知"南音",还原其本质属性,从而促进南音文化的有效传承和健康发展。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