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晓飞[1,2,3]
机构地区:[1]厦门大学哲学系 [2]厦门大学知识论与认知科学研究中心 [3]厦门大学哲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出 处:《哲学动态》2017年第6期72-79,共8页Philosophical Trends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多学科背景下的道德责任研究"(14YJC720018)的研究成果
摘 要:对自由的现象特征的讨论在有关自由意志的哲学争论中常常被忽视。无论是自由意志论者还是其反对者,通常都将自由体验理解为对"真实敞开的多种可能"的体验。本文从现象的角度对日常自由体验进行分析,指出我们的自由体验并非一种单一现象,而是可以分解为至少两个层次的现象元素。所谓"真实敞开的多种可能"只是建构在更基础的现象元素上的一种解读。从这一分析出发,结合经典相容论和神经科学中的"否决能力"概念,可以提出一种相容论式的对自由体验的新的解读。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