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祖德[1]
机构地区:[1]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 处:《文艺评论》2017年第5期4-11,共8页Literature and Art Criticism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中国当代文学的主体性问题研究"(14XZW023)
摘 要:韦勒克、沃伦在《文学理论》中指出:“虚构的反意词不是‘真理’,而是‘事实’或‘时空中的存在’。”①如是观之,所谓“非虚构小说/文本/文学/写作”(本文简称“非虚构”)强调的正是文学的现实性维度与真实性品质。我们据此也可从逻辑上划出“非虚构的”与“虚构的”两大文学/文本的范畴。新世纪中国文学“非虚构”浪潮的崛起,便引发了相关问题的讨论。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8.206.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