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的变异与70后作家的“公共性”问题——以《福寿春》《我亲爱的精神病患者》为例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刘诗宇[1] 

机构地区:[1]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  处:《芒种》2017年第9期94-98,共5页Mangzhong Literature

摘  要:徐则臣曾经将70后文学面对的窘境概括为“在文学质量上,他们拿的是60后的文学标准来要求70后;而在市场效应上,拿的又是80后的尺寸来度量70后”①。这其中的问题就在于,一方面70后文学似乎没能在文学史层面形成区别甚至超越前人的独到之处,而将“新时期”以来文学的发展势头延续下来;另一方面则是70后作家的创作在社会层面。

关 键 词:精神病患者 作家 公共性 寿春 变异 逻辑 “新时期” 后文学 

分 类 号:I206.7[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