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安徽艺术职业学院戏剧系,安徽合肥230001
出 处:《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7期98-99,共2页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基 金:2016年安徽省级重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SK2016A201)
摘 要:曹禺作为19世纪30年代社会问题剧的高产作家,其作品《雷雨》、《原野》、《日出》以及《北京人》通过对突出的社会问题的集中反映,体现了身为一名剧作家对中国旧时代女性自身悲剧命运的深刻思考。本文从女性文学批评的角度出发,围绕曹禺相关作品展开对其剧中女性形象的具体分析,进而得出导致女性悲剧命运的根本原因是其自身主体性的残缺。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