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建设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探论  被引量:2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谢中元[1] 

机构地区:[1]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岭南文化研究院,广东佛山528000

出  处:《理论导刊》2017年第7期78-82,共5页Journal of Socialist Theory Guide

基  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地方历史文化特色项目"国家级非遗‘佛山十番’抢救性挖掘整理研究"(GD16DL17);广东省普通高校青年创新人才项目"佛山龙舟制作技艺的抢救性调查与研究"(2014WQNCX125)

摘  要:"一带一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源远流长,沿线"非遗"为"一带一路"提供文化支撑,"一带一路"建设赋予沿线"非遗"保护新机遇,两者互利互惠。目前,沿线国家和地区在联合申报世界非遗、实施非遗的跨国界跨区域传播展演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但也存在由各种主客观原因造成的现实困境。对此,应从制定"一带一路"沿线非遗保护规划,成立区域性的共享非遗保护组织,加大沿线非遗的普查、认定与申报,持续推进沿线非遗的传播、交流和共享,以"非遗+"策略夯实沿线非遗保护等五个方面进一步探索努力,以促进"一带一路"建设和沿线非遗保护的良好互动与共赢。

关 键 词:“一带一路”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文化交流 互利共赢 

分 类 号:G122[文化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