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斌峰[1]
机构地区:[1]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出 处:《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4期159-159,共1页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摘 要:先秦时期是我国名辩学思想产生和发展的鼎盛时期,秦汉以后几乎沉寂了近两千年。随着近代诸子学研究的兴起和西学东渐的影响,先秦名辩学再度进入到学者的视野,20世纪80年代,我国名辩学研究更是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在这一百多年的研究历程中,我国学者基本上是以西方传统形式逻辑为参照系来解读和诠释先秦时期的名辩学,虽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是这种研究范式也存在一些问题,其合理性越来越受到更多学者的质疑。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