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牟音昊[1]
出 处:《电影文学》2017年第15期146-148,共3页Movie Literature
摘 要:崔西·雪佛兰(Tracy Chevalier)的长篇小说《戴珍珠耳环的少女》被彼得·韦伯搬上银幕,并获得第76届奥斯卡金像奖3项提名。至此,17世纪荷兰画家维米尔的情感世界为更多的人所熟知。影片情节并非对历史的还原,而是基于历史的"艺术重构"。在创作形式上,将古典绘画的光影技法融汇到影片的整体色调当中,同时采用隐喻的方式,以含蓄的电影本体语言将要表达的思想意图有效地传递给观众。彼得·韦伯给创作者一个启示,从当代语境去揭示历史题材的艺术价值,影视作品会更有生命力。
关 键 词:《戴珍珠耳环的少女》 维米尔 情愫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