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民俗学者、田野作业与社会性别制度——基于对22位民俗学者的访谈和个人的田野经验  被引量:7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刁统菊[1] 

机构地区:[1]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民俗学研究所

出  处:《民族文学研究》2017年第4期63-70,共8页Studies of Ethnic Literature

摘  要:对22位以田野作业为搜集资料之主要方法的民俗学者做了一个简短的微信访谈,主题是"女性做田野的优势和劣势"。女性学者从事田野作业,有一些性别上的优势,如亲和力强、更容易被人接纳和信任。只是,传统社会性别制度同时也反映在民俗学者与访谈对象之间的关系建构中,比如女性学者一般不像男性学者那样被视为"专家""权威",甚至有一些话题对她们缺乏开放性。性别视角确实是一个必要的研究维度,女性研究者在某些话题上能与女性研究对象进行更好的沟通和讨论。但个体的性格特征、学术背景、兴趣爱好、身分特征等方面的因素也会影响到田野作业,这些因素不仅会影响到研究者对调查对象的思考和把握,也会影响田野地点的选择和田野作业的过程、结果,以及对于原始资料的分析和阐释。

关 键 词:女性 民俗学 田野作业 社会性别制度 

分 类 号:K890[历史地理—民俗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