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性别制度

作品数:43被引量:315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贺桂梅杜芳琴李慧英刁统菊王政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天津师范大学中共中央党校华中科技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学习与探索》《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文学教育》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凝视理论再深入——以拐卖妇女问题为演绎情境
《时代人物》2023年第16期95-98,共4页张雨婷 
2023年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资助项目:收买被拐卖妇女罪量刑问题的实证研究——兼以多学科为视角(202310304080Y)
“凝视”作为权力的观看之道,勾画了人与人、人与物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彰显出一定社会规范和权力结构。对于“凝视”问题的探讨不能仅仅停留于纯粹的视觉研究,而应与特定社会情境结合才能得到不断衍化和深入。本研究力图通过社会既存...
关键词:凝视理论 拐卖妇女问题 社会性别制度 
《左传》所见春秋时期弃妇现象发微
《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21年第1期52-55,共4页胡静 
《左传》中塑造了众多人物形象,而“弃妇”是众多女性形象中比较特殊的一类群体,女性失去了自身的地位及利益而只能依附于男性,在一定程度上来讲男性具有了决定女性命运的权力,也就出现了弃妇现象。不论是从男性的视角还是女性的视角,...
关键词:《左传》 弃妇 社会性别制度 
唐人家庭送年幼子女出家奉佛的性别选择
《唐史论丛》2021年第1期300-311,共12页焦杰 谢宇荣 
2019年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中古妇女文化研究”(项目编号:19FZSB047);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18TSO49)阶段性成果
佛教在唐代极为盛行,出家的男女人数众多,很多僧尼都是在幼年时受家人安排而出家的.笔者曾在《唐代在室女出家墓志内容探析》一文中对在室女出家墓志进行了统计与分析,指出上层社会家庭送年幼女儿以祈福为目的出家现象并不少见[1].有学...
关键词:社会性别制度 上层社会 妇女地位 在室女 内容探析 豁免权 性别选择 出家 
论徐怀中《迁风记》的女体叙事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2020年第6期72-78,共7页降红燕 
男性作家徐怀中的《迁风记》对女性身体的叙事别具一格。与以往很多男作家文本将女性身体视为客体的倾向不同,《迁风记》的女体叙事基本祛除了欲望化对象的色彩,力求达到一种圣洁崇高的审美境界。这种女体叙事的产生与作者几十年创作中...
关键词:徐怀中 《迁风记》 女体叙事 社会性别制度 “写女性” 
中国女性经济地位的历史演进及其当代启示被引量:3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9期166-173,共8页张霞 茹雪 
作者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我国生育政策调整对女性经济权益的影响研究>(16BJL11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国女性经济地位经历了"下降—上升—下降—上升"的反复过程。从历史变迁的角度分析了生产力、制度、思想、文化对女性经济地位的影响,我们认为生产力是决定女性经济地位的本质因素,社会性别制度是女性经济地位的一种表现形式,而思想...
关键词:中国女性经济地位 生产力性别差异 社会性别制度 
女性民俗学者、田野作业与社会性别制度——基于对22位民俗学者的访谈和个人的田野经验被引量:7
《民族文学研究》2017年第4期63-70,共8页刁统菊 
对22位以田野作业为搜集资料之主要方法的民俗学者做了一个简短的微信访谈,主题是"女性做田野的优势和劣势"。女性学者从事田野作业,有一些性别上的优势,如亲和力强、更容易被人接纳和信任。只是,传统社会性别制度同时也反映在民俗学者...
关键词:女性 民俗学 田野作业 社会性别制度 
三个女性形象与当代中国社会性别制度的变迁被引量:16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7年第5期45-71,共27页贺桂梅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女性镜像与当代中国的主体认同(1940-2010)"(13BZW129)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借鉴并重构"形象"和"社会性别制度"这两个理论范畴,尝试在一种跨媒介、跨学科的综合视野中探讨当代中国女性主体的塑造问题。全文立足三个女性形象(李双双、陆文婷、杜拉拉)的详细解读,在近60年的历史视野中,勾勒三个历史时期社会...
关键词:形象 社会性别制度 性别政治 李双双 陆文婷 杜拉拉 
个体化视角下的撒拉族妇女发展——基于青海循化Y工厂女工的个案研究被引量:5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1期48-52,共5页闫丽娟 何瑞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甘青人口较少民族村庄的成长;转型及前景问题研究"(14AMZ006);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西部民族地区社会稳定"(14LZUJBWZD004)
撒拉族社会经济的发展催生出全新的女工群体,她们在传统社会性别制度与现代社会发展之间寻求生活路径。在由庭院及工厂的空间转换中,Y工厂撒拉族女工从传统的性别角色、家庭关系中抽离出来投身工厂生产,这一过程激发了其能动性与自主性...
关键词:个体化 社会性别制度 妇女发展 撒拉族女工 性别公平 
一种虚浮无根的女性主义理论——盖尔·卢宾《女人交易》细读和批判
《保定学院学报》2016年第2期64-68,共5页吕保田 
盖尔·卢宾的《女人交易:性的"政治经济学"初探》是一篇颇具影响力的女性主义理论文献。然而,它的理论创构方式却不具有健全的综合意义,而是片面地走上了形式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道路,依托于结构主义的方法论以求达成解构的目的。它的思...
关键词:盖尔·卢宾 “性/社会性别制度” 女性主义 结构人类学 精神分析学 
母亲教育缺失的原因分析
《中国农村教育》2015年第1期101-102,共2页童达余 
(一)社会文化闻素 母亲教育受存在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中的社会性别制度的影响。社会性别理论认为,生物差异并不是造成两性角色及行为差异的决定性因素:制度和文化因素是造成男女角色和行为差异的原因;社会对妇女角色和行为的...
关键词:原因分析 母亲教育 教育缺失 社会性别制度 社会文化 社会性别理论 行为差异 妇女角色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