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楷[1,2] Zhang Kai
机构地区:[1]福州外语外贸学院影视系 [2]南京大学,2014级博士研究生210023
出 处:《当代电影》2017年第8期118-123,共6页Contemporary Cinema
基 金:2015年度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福建电影传播史论研究"(项目批准号:FJ2015B148);2014年度福建省教育厅教育科研资助项目"福建电影发展口述历史研究"(项目批准号:JAS14344)研究成果
摘 要:教育电影可以将群众塑造成一个具有强大内敛性与排他性的共同体,强化民族共同记忆的同时,更是将他者从群体记忆中剔除。20世纪30年代,国民党人遵从孙中山的民族理念,围绕着民族斗争与国家建设,建构教育电影。国民政府利用教育电影推行官方民族主义,并非完全对抗左翼,重在驱逐日本势力。基于此,陈仪政府将教育电影引入福建,利用它间接或直接地宣传抗日。受中日关系的影响,在推进官方民族主义的过程中,民族斗争与国家建设交替成为福建教育电影发展的阶段主题。由于国民政府忽视了战后社会环境的转变,官方民族主义遭到失败。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