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咸立强[1]
出 处:《郭沫若学刊》2017年第2期46-52,共7页Journal of Guo Moruo Studies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2YJC751090)阶段成果
摘 要:郭沫若在"附白"中首次使用"风韵译"一词,《批评意门湖译本及其他》给予了详细阐述,从"字面"、"意义"和"风韵"等层面提出了"完美的译品",并付诸翻译批评实践。《郭沫若学刊》2015年第4期张慧教授《"风韵译"再探索》一文从"风韵译"的角度探究郭沫若所译《屠场》,有多处不妥当处。翻译的"风韵"与译者个体的主观追求有关,不同译者追求的"风韵"及其具体表现形式各异,不能设想存在非此不可的某种特定的"风韵"标准。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