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无目的论”蕴含的“过程哲学”思想及对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借鉴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唐景成[1,2] 

机构地区:[1]梧州学院社科部,广西梧州543002 [2]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广州510275

出  处:《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7年第4期173-176,共4页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 of Jiamusi University

基  金:2016年广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推进工程项目:"创新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实现大学生‘三观’教育与综合能力培养的有机融合";2015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重点项目:"基于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思政课‘五位一体’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2015JGZ162)

摘  要:杜威是美国著名的实用主义哲学家和教育家,其代表作《民主主义与教育》全面阐述了其实用主义教育理论,其教育理论与"过程哲学"思想具有高度的契合。"教育无目的论"是杜威教育理论的核心内容,其目的、良好教育目的以及实现教育目的等方面蕴含着"过程哲学"的内在性、系统性、动态性、转化性、创造性和共生性等思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反思当前部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存在"重结果、轻过程"的问题,应借鉴"教育无目的论"蕴含的"过程哲学"思想,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实现教学目标。

关 键 词:“教育无目的论” “过程哲学” 契合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分 类 号:G64[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