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的韵律——构建自由诗的音乐性:从胡适到废名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西渡 

机构地区:[1]中国计划出版社,100038

出  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7年第8期106-114,共9页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Studies

摘  要:"自由"和"韵律"似乎是一对矛盾的概念,韵律关乎"律","自由"则要求"破律"。在坚持以"律"来衡量诗歌音乐性的批评者,自由诗就是一种没有韵律的诗体。事实上,缺少音乐性或者没有音乐性至今仍然是部分读者和批评者非难新诗的口实。胡适创建新诗之初就面临这样一个重大的困难,为此他提出以"自然的音节"取代旧诗的格律,把"自然的音节"作为新诗音乐性的追求,随后郭沫若提出"内在的韵律",戴望舒在1930年代提出"情绪的抑扬顿挫",艾青于同时期提出"诗的散文美",而废名提出新诗"内容是诗的,文字则要是散文的"主张。这些关于诗歌音乐性的新设想,从理论上为一种"自由的韵律"的出场奠定了基础。

关 键 词:诗歌音乐性 自由诗 韵律 自由的韵律 

分 类 号:I207.25[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