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音乐性

作品数:27被引量:22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张厚明周锋范桂忠杨田盛童龙超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大学四川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浙江树人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韶关学院学报》《时代文学》《中国科教创新导刊》《兰州学刊》更多>>
相关基金:重庆市文科重点研究基地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艾略特诗学的法国象征主义传承
《外语教育研究》2022年第4期67-73,共7页章晓宇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2022年度外语专项课题“现代性视角下美国现代派诗歌中的城市空间书写研究”(项目编号:GD22WZX01-05)。
艾略特诗学既是法国象征主义的折射,也是其对法国象征主义反思和发展的批评,主要在审丑意象维度表现为一种更客观更广阔的与“恶”争锋的审丑观;在音乐性维度表现为声音、意义不可分割的整体性音乐观;在纯诗观维度表现为一种诗歌语言、...
关键词:托·斯·艾略特 象征主义 审丑观 诗歌音乐性 纯诗 
徐志摩诗歌音乐性构成的显性与隐性因素被引量:1
《江汉学术》2020年第2期54-61,共8页缪惠莲 张强 
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中华传统文化在艺体专业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融合与创新”(2018GB072)
作为"新月派"的创始人,徐志摩的诗歌节奏浑然天成;他的诗意象柔美、意境悠长,言辞的背后具有特殊的音乐效果。但对于徐诗音乐性的成因,人们往往看到了"显性"的因素而忽视了相辅相成的"隐性"因素,如浓烈地感受到徐诗的"洋味"而无视徐诗...
关键词:徐志摩 现代诗歌 现代诗歌史 诗歌节奏 音乐性 中西合璧 文白夹杂 
诗的神秘源于无限被引量:1
《写作》2019年第5期12-15,共4页西渡 
这些笔记围绕诗的定义、诗的功能、诗歌语言、诗歌音乐性、诗与散文的关系、诗与读者的关系等问题展开讨论,并对一些权威的说法或提出质疑,或提供补充,以即兴方式切入现代诗学的核心问题。
关键词:现代诗学 诗歌功能 诗歌语言 诗歌音乐性 
林徽因诗歌音乐性探析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2期110-113,共4页李艳敏 
林徽因是现代著名的建筑家,"建筑家的眼睛,诗人的心灵"使她的诗歌中渗透着浓浓的艺术特质,而明显的音乐性就是这特质之一。她的诗从外在的音韵到内在的诗情都有淡淡的西方弦乐之音,宛若细腻的小提琴曲。这些曲子既有小夜曲、沉思曲,又...
关键词:林徽因 诗歌 小提琴曲 
自由的韵律——构建自由诗的音乐性:从胡适到废名被引量:1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7年第8期106-114,共9页西渡 
"自由"和"韵律"似乎是一对矛盾的概念,韵律关乎"律","自由"则要求"破律"。在坚持以"律"来衡量诗歌音乐性的批评者,自由诗就是一种没有韵律的诗体。事实上,缺少音乐性或者没有音乐性至今仍然是部分读者和批评者非难新诗的口实。胡适创建...
关键词:诗歌音乐性 自由诗 韵律 自由的韵律 
论《花笺记》及其英译本诗歌音乐性的传递与再现
《韶关学院学报》2016年第7期52-57,共6页李燕霞 
2013年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广东木鱼书<花笺记>的早期英译研究"(GD13CWW04);2015年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学科共建项目"佛禅意蕴与古典诗美--肯尼斯.雷克思罗斯诗歌汉译研究"(GD15XWW18)
明末清初广东木鱼歌《花笺记》是叙事性的说唱文学作品,汤姆斯的《花笺记》英译本在西方久负盛名。基于诗歌音乐性特征,从创作手法和描绘意境两方面解读《花笺记》的音乐性,剖析汤姆斯译本"以诗译诗"中诗歌音乐性的传递与再现。
关键词:《花笺记》 诗歌音乐性 传递 再现 
音乐性怎样成为诗歌的属性——从诗乐关系对诗歌音乐性的新探被引量:5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1期47-51,共5页童龙超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中国现代诗歌与音乐关系研究"(10YJC751082);重庆市文科重点研究基地项目"能歌的新诗--中国现代诗歌与音乐关系研究"(10SKB19);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五四新诗与‘新音乐’歌曲"(SWU1309269)
音乐性是什么?音乐性怎样成为诗歌的属性?这是探讨诗歌音乐性问题的一个崭新思路。音乐性作为音乐的属性,首先是指音乐的音乐性。从音乐的音乐性到语言的音乐性,到歌词的音乐性,再到诗歌的音乐性,音乐以音乐性的流转对诗歌产生影响,音...
关键词:诗歌 音乐 音乐性 
符号学理论视野中的诗歌音乐性阐释
《宿州学院学报》2015年第7期61-65,共5页刘康凯 
借助符号学理论,对诗歌音乐性相关问题作出新的阐释。运用幻象论分析了音乐性的本质和功能,指出音乐性在本质上是诗歌中的"第二级幻象",受诗歌中所创造的生活与经验这一基本幻象的统摄,并对后者发挥支撑功能;运用刺点论分析了诗歌中的"...
关键词:诗歌音乐性 符号学理论 幻象论 刺点论 标出性理论 
以《荒原》《四个四重奏》为例解读艾略特诗学理论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年第2期197-199,共3页胡江飞 
艾略特诗歌以《荒原》为代表,表现了现代人精神世界的堕落,而他的《四个四重奏》则在诗歌的主题、结构等方面融入了对音乐性的思考。这两首作品突出地表现了艾略特对现代派诗歌的理论与实践贡献,也为现代诗歌创作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关键词:现代诗歌创作 客观对应物理论 诗歌音乐性 
他律与自律:1949~1976年诗歌音乐性的考察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期32-39,共8页李俊杰 
立足于诗歌本体,对1949-1976年诗歌的形式特征进行分析、总结和研究,主要考察诗歌的音乐性。通过整理分析新中国近三十年新诗格律的多种取向和特征,探求诗歌在格律与诗意的协调之中做出的努力,探索这一时期诗歌"文学性"的生成机制并估...
关键词:新诗 形式研究 音乐性 他律与自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