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理念式道德”到“实践式道德”——对马克思主义是“非道德主义”的驳斥  被引量: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魏传光[1] 

机构地区:[1]暨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  处:《道德与文明》2017年第5期92-99,共8页Morality and Civilization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2&ZD007);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项目(马克思主义研究专项)(MYZX201609)

摘  要: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中对道德的否定性论述和消极性评价,是部分西方学者判定马克思主义是"非道德主义"的主要依据。但对于终身与"意识"做斗争的马克思来讲,他消极对待的或反对的只是具有规范的超验性和意识的终极确定性的"理念式道德"。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理念式道德"折射的是德意志意识形态乃至整个西方哲学传统,这种形态和传统与马克思主义从现实的个人的生存与发展出发去理解道德、志向于改变世界、重视革命意识、反对道德说教的思想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池与分野。马克思主义"跳出道德同情的羁绊",建构了一种实践的、历史的观点理解道德的非模式化、非实体化的"实践式道德"。

关 键 词:非道德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 理念式道德 实践式道德 

分 类 号:B82-069[哲学宗教—伦理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