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话语中的艺术阐释——兼评海德格尔眼中的凡·高《农鞋》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凌晨光[1] 

机构地区:[1]山东大学文学院,山东济南250100

出  处:《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3期12-18,共7页Journal of Huaibei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基  金: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0JJD750003)

摘  要:按照毕达哥拉斯富于深意的对奥林匹克赛会上三种人的区分,哲学家相当于"观众"。但哲学家不同于一般观看者之处在于,他关注的是可见物背后的不可见之物。与其说他在看,不如说他是在想。在"反向想象力"的作用下,哲学家在艺术品中看到了他的愿望和他的视角所规定好的东西,而哲学家对他之所见的表达是通过制造概念、宣示真理来完成的。他并不太关心艺术品本身的具体内容或形式特征,而是满足于思维迅捷掠过现实和为对象命名而带给他的快感。哲学家的自我定位以拥有魔法(即制造概念、言明真理)和身处集体不知情的着魔群体之中为条件,这使他很容易沉迷于"先知"式的话语表达方式。

关 键 词:哲学家 艺术品 话语 阐释 投射 可见物 

分 类 号:B83[哲学宗教—美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