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症性肠病降阶梯治疗策略临床应用进展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刘芳[1] 宋振梅[1] 刘继喜[1] 王晓娣[1] 

机构地区:[1]中日友好医院消化内科,北京100000

出  处:《医学新知》2017年第4期321-324,共4页New Medicine

摘  要:炎症性肠病(IBD)本质上是一种慢性、反复复发的且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及未确定的UC和CD重叠中间型的结肠炎[1-3].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目前研究认为主要由免疫反应介导,并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如肠道菌群)密切相关.通常好发于20-30岁,亦可见于儿童[4].虽然传统药物如5-氨基水杨酸(5-aminosalicy lic acid,5-ASA)、但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仍是目前治疗主流,IBD的治疗正步入免疫调节的生物学时代,多种新型生物制剂的涌现为IBD的治疗提供了新的策略和选择.目前,针对IBD治疗策略上选择"升阶梯"(stair-up)治疗策略,还是"降阶梯"(top-down)治疗策略仍未达成一致共识.

关 键 词:炎症性肠病 降阶梯治疗 策略 

分 类 号:R574.62[医药卫生—消化系统]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