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是一颗玻璃球——基于存在主义对电影《当幸福来敲门》的心理学解读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武春芳[1] 

机构地区:[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杨凌712100

出  处:《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7年第9期21-22,共2页Masterpieces Review

基  金: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校人文社科项目"大学生异常心理预防与干预对策研究"(2015RWYB2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7校级精品项目"心语心愿"--单元式心理微平台(项目编号:2017JP005);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7基本科研业务费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专项"大学生思想状况动态调查研究"(项目编号:2017RWSZ07)

摘  要:《当幸福来敲门》讲述了20世纪80年代美国正处于经济低谷期,只有高中学历的克里斯面对人情疏离、经济拮据、生活无望的现实,勇敢地选择带着儿子追逐幸福。影片充满了励志的色彩,让人感受到无限的力量、勇气和温情。本文试从荒谬世界里的自我觉知能力和自由选择伴随的存在恐惧两个方面对影片进行解读。

关 键 词:幸福 存在主义 生活的意义 

分 类 号:J905[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