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符妹[1]
机构地区:[1]同济大学,上海200092
出 处:《理论探索》2017年第5期58-63,共6页Theoretical Exploration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课题"不同社会群体利益诉求和思想调查研究"(14ZDA059);负责人郭强;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高校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一般课题"如何看待当代的剥削问题"(16JDSZK074);负责人李振
摘 要: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言,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的历史逻辑表征了其历史必然性,理想性和现实性决定了其阶段性和长期性,动力主体论证了其合理性和合法性,价值诉求规定了其价值取向和终极追求。马克思提出的经济解放、政治解放、文化解放、社会解放的四重维度对构建利益共同体、安全共同体、文明共同体、生态共同体提出了相应的具体要求和现实指向。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对资本主义解放乌托邦的纠偏和超越。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