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学中的苦力贸易和契约华工  被引量: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保杰[1] 

机构地区:[1]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  处:《广东社会科学》2017年第5期167-175,共9页Social Sciences in Guangdong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当代西语裔美国文学研究"(项目号12BWW048)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开始于19世纪中期的苦力贸易是欧洲殖民帝国对中国进行剥削和掠夺的证明。上百万中国青壮年劳动力被贩运到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失去了人身自由,成为"契约华工"。契约华工在拉丁美洲的流散已经成为作家进行文学书写的重要题材,文学想象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契约华工在历史中的缺位和消音。虽然作家的书写角度和立场各不相同,但是这些文学作品都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苦力贸易的残酷性,对契约华工的海外流散及话语建构发挥了重要作用。文学书写通过人物塑造将宏大历史个体化,从契约华工的经历反映苦力贸易,体现出文学叙事的社会历史使命。

关 键 词:苦力贸易 契约华工 流散 世界文学 

分 类 号:F299.2[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