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保杰[1]
机构地区:[1]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 处:《广东社会科学》2017年第5期167-175,共9页Social Sciences in Guangdong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当代西语裔美国文学研究"(项目号12BWW048)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开始于19世纪中期的苦力贸易是欧洲殖民帝国对中国进行剥削和掠夺的证明。上百万中国青壮年劳动力被贩运到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失去了人身自由,成为"契约华工"。契约华工在拉丁美洲的流散已经成为作家进行文学书写的重要题材,文学想象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契约华工在历史中的缺位和消音。虽然作家的书写角度和立场各不相同,但是这些文学作品都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苦力贸易的残酷性,对契约华工的海外流散及话语建构发挥了重要作用。文学书写通过人物塑造将宏大历史个体化,从契约华工的经历反映苦力贸易,体现出文学叙事的社会历史使命。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