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力贸易

作品数:75被引量:93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李彬沈毅潘少红刘蜀永黄小用更多>>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厦门大学南开大学华侨博物院更多>>
相关期刊:《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广东社会科学》《中学历史教学研究》《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近代华商、日商在东亚及东南亚的竞争
《新华文摘》2024年第12期164-165,共2页张传宇 
张传宇在《世界历史》2024年第1期撰文指出,鸦片战争后粤籍买办商人利用欧美洋行进入新开口岸之机组建了华商自有的中国沿海贸易线路。中国南方政治动荡引起社会经济秩序紊乱,再加上欧洲各国出现劳动力短缺,华南沿海苦力贸易大行其道,...
关键词:劳动力短缺 贸易网络 日商 社会经济秩序 东南亚华商 沿海贸易 华南沿海 苦力贸易 
十九世纪古巴华工历史现象与成因探析——兼论晚清时期苦力贸易的国内形势与国际背景
《八桂侨刊》2023年第4期83-89,96,共8页张爱斌 
清代华工出洋源于逃避晚清社会生存危机的谋生动机,但不幸陷入古巴殖民地的契约苦力陷阱。在西班牙政府的包庇纵容下,古巴华工遭遇了苦难的命运。清政府一面采取各种内政外交措施严厉查禁苦力走私,一面期望英美等西方国家及其外交领事...
关键词:古巴华工 苦力贸易 海外移民 晚清历史 外交领事保护 
全球史视角下的《蒲安臣条约》与中拉招工谈判
《历史档案》2023年第3期56-67,共12页王延鑫 
2019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独立以来拉美主要国家的社会转型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9JJD770007。
1868年,中美双方签订《蒲安臣条约》,其第五款内载明:“两国人民自愿往来居住之外,别有招致之法,均非所准。”这一条款强调以自由移民取代原有的契约制招工方式,从而有助于防范苦力贸易,并使美国在华招工合法化。随着中拉间苦力贸易渐...
关键词:中拉关系 蒲安臣条约 苦力贸易 自由移民 美国 
康拉德《台风》中的“苦力”问题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22年第2期67-80,共14页郭海霞 
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英国海洋小说与国家认同和文化自信研究”(19YJAZH025);上海高等学校一流本课课程《英国文学史及作品选读》建设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康拉德的《台风》以展现人与海洋的搏斗而出名,然而,国内外学者很少关注小说中的中国苦力和苦力贸易问题,同时忽视了其深远的政治和经济渊源。运用新历史主义和东方主义理论并结合作者传记以及作者所生活的历史环境重读该小说,可以挖掘...
关键词:康拉德 《台风》 苦力贸易 新历史主义 东方主义 
苦力贸易与英国国际废奴协会的早期活动研究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20年第1期87-93,共7页马晓芳 
英国在从事贩运中国苦力的过程中,导致中国苦力大量死亡。1839年成立的“英国国际废奴协会”致力于废除全世界的奴隶制和奴隶贸易,协会认为中国苦力贸易是变相的奴隶贸易,并通过运用宣传武器激起公共舆论和走上层路线两种途径向英国政...
关键词:英国 中国苦力贸易 英国国际废奴协会 英属西印度 
白鸽长音:卫三畏与美国排华运动
《全球史评论》2018年第2期155-169,312-313,共16页李彬 
卫三畏是晚清近距离观察和参与华工出国的代表人物。在美国排华运动中,卫三畏通过公私信函、演讲、著书立说乃至集会抗议等形式,旗帜鲜明地反对过激的排华行为,为延缓排华法案的出台和客观保护华工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卫三畏对华工的...
关键词:卫三畏 苦力贸易 排华运动 契约华工 
卫三畏与晚清华工出国
《基督宗教研究》2018年第1期162-185,共24页李彬 
卫三畏是晚清时期近距离观察和参与华工出国的代表人物。他于鸦片战争后就在《中国丛报》对华工进行新闻跟踪,也曾思考过华工出国的原因。他成为美国驻华使馆秘书,或公使代办后,利用有限职权反对苦力贸易,尤其是澳门的猪仔贸易。他在中...
关键词:卫三畏 华工 苦力贸易 功绩 
世界文学中的苦力贸易和契约华工被引量:3
《广东社会科学》2017年第5期167-175,共9页李保杰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当代西语裔美国文学研究"(项目号12BWW048)的阶段性成果
开始于19世纪中期的苦力贸易是欧洲殖民帝国对中国进行剥削和掠夺的证明。上百万中国青壮年劳动力被贩运到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失去了人身自由,成为"契约华工"。契约华工在拉丁美洲的流散已经成为作家进行文学书写的重要题材,文学...
关键词:苦力贸易 契约华工 流散 世界文学 
港澳苦力贸易与英葡论争被引量:3
《广东社会科学》2016年第2期80-89,共10页莫世祥 
香港开埠初期,一度成为苦力贸易的主要集散地,但在秉持人道主义、废奴主义理念的英国朝野人士的反对下,港英政府开始对苦力贸易实行严格管控,使从香港出洋的华工人数逐年递减。澳门的苦力贸易早于香港,在暴利驱使下,澳葡政府对苦力贸易...
关键词:苦力贸易 自由港 非常规贸易 英葡论争 
私利与公义:近代来华传教士在苦力贸易中的曲折抉择被引量:1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5期73-81,96,共9页李彬 
近代以来,苦力贸易逐渐兴盛。自明代始,来华耶稣会传教士开始接触苦力贸易,但传教士与苦力贸易的关系十分复杂。部分来华传教士对人口拐卖存在模糊认识和错误倾向,被西方拐匪利用。1850年以后,苦力贸易的弊端越发暴露,越来越多的来华传...
关键词:苦力贸易 私利 公义 来华传教士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