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绩

作品数:2736被引量:2960H指数:2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梁柱申振钰陈梧桐陆汉荣李重华更多>>
相关机构: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功绩社会、非物转向与平滑美学——韩炳哲的审美救赎思想探析
《美育学刊》2025年第2期39-46,共8页王萍 李雷 
韩炳哲洞察到现代人倦怠、抑郁、缺乏审美能力等精神危机的来源是功绩社会造成的人的自我剥削,同时,非物转向使得仍残留着光韵的艺术物转变为加速老化的、转瞬即逝的信息。在此社会现实下催生的平滑美学以平滑感、色情性为美学特征,以...
关键词:韩炳哲 功绩社会 非物时代 平滑美学 审美救赎 
清代直隶省举人中举效应研究
《考试研究》2025年第1期95-102,共8页张森 
清代直隶籍举人在为官业绩、做人品行、艺术创作和文教发展等方面取得了较为重要的成就,为整个清代乃至近代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地域和层级特点,为全面准确评价清代举人群体的历史作用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直隶省 举人 功绩 
弘扬“两路”精神的交通实践与建议
《中国公路》2025年第3期16-19,共4页马国栋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就川藏、青藏公路建成通车60周年作出重要批示,高度评价了川藏、青藏公路的历史功绩,深刻指出在建设和养护公路的过程中,形成和发扬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顽强拼搏、甘当路石,军民一家、民族团结”的“两路”精神...
关键词:青藏公路 富裕之路 “两路”精神 实践与建议 民族团结 历史功绩 
“能够”世界的混沌——《欢迎来到人间》的精神困境和双重反叛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25年第1期57-61,共5页吕沁妍 
毕飞宇的长篇新作《欢迎来到人间》是他自现实主义转型以来具有突破意义的作品。这部小说通过透视社会的众生群像,揭示了微观权力奴役人性且以代际承续的方式不断扩张的本质。小说出现的瘙痒、疯癫和失语症是关于身体病痛的隐喻,亦是人...
关键词:《欢迎来到人间》 功绩社会 微观权力 精神困境 
沉痛悼念施仲衡院士——功绩永垂,风范长存
《城市轨道交通》2025年第1期24-25,共2页于波 
巨星陨落,行业同悲。施仲衡院士的离去,让我们沉浸在深深的哀痛之中,他的一生,是为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奉献的壮丽史诗。施仲衡院士投身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学术、技术、科研的70载岁月,见证了我国地铁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艰辛历程。早年...
关键词:风范长存 壮丽史诗 城市轨道交通 院士 艰辛历程 
生动展示西北革命历史画卷——电视剧《西北岁月》剧本创作谈
《旗帜》2025年第1期91-93,共3页龙平平 
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和陕北革命根据地曾经并存过一段时间,后来统一为陕甘革命根据地,亦称西北革命根据地。陕甘革命根据地为党中央和各路长征红军提供了落脚点,为后来八路军主力奔赴抗日前线提供了出发点,成为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全国硕果仅...
关键词:革命根据地 抗日前线 剧本创作 土地革命战争 革命题材 历史画卷 硕果仅存 历史功绩 
沈安娜:“按住蒋介石脉搏的人”
《名人传记》2025年第1期82-87,共6页小爱 
她出身书香门第,既有中国传统大家闺秀的特质,又有五四运动后新女性的叛逆与果敢。接触到共产主义思想后,她坚定地走上了革命之路。她打入敌人内部长达十四年,向党组织提供了大量国民党高层的内幕情报,为配合党的对敌斗争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对敌斗争 共产主义思想 五四运动 蒋介石 大家闺秀 书香门第 情报 历史功绩 
发扬黄埔精神,为促进祖国统一发挥黄埔人的独特作用--参加纪念黄埔百年活动有感
《黄埔》2024年第6期43-47,共5页陈蔚东 
今年是黄埔军校建校一百周年。作为海外黄埔亲属代表,我应邀参加了一系列纪念活动,深感荣幸,倍感振奋。通过参加纪念座谈会,特别是聆听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参观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与来自海内外包括台湾地区的黄埔同学及其亲属进行交流...
关键词:黄埔精神 黄埔军校 辉煌功绩 纪念座谈会 纪念活动 祖国统一 台湾地区 实质内涵 
谈谈冀南银行行徽
《中国钱币》2024年第6期55-57,共3页苗虎伟 范泽宇 杜新中 
冀南银行博物馆珍藏着一枚珍贵的“冀南银行行徽”(图1)。这枚“冀南银行行徽”是冀南银行时期设计并制作的,当时流传于晋冀鲁豫边区。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标志,更是中国红色金融史的一个缩影,见证了冀南银行发展壮大、直至走向辉煌的...
关键词:冀南银行 晋冀鲁豫边区 贸易繁荣 奋斗历程 构成要素 抗日战争 历史功绩 博物馆 
从显赫政绩到高贵德性:西塞罗尊严思想研究
《政治思想史》2024年第4期35-53,198,共20页冯飞 
江苏省卓越博士后计划资助项目“马克思尊严观视域下人类文明新形态研究”(2023ZB127)的阶段成果。
与现代主流观点相比,西塞罗版本的“尊严”,静态地看是“高阶”的,动态地看是“向上”的。早期西塞罗主要在政治领域使用“尊严”概念,在古典共和框架下发展了一种追求卓越政治成就的“优绩主义”;晚期西塞罗以人的内在德性修养为着眼...
关键词:西塞罗 政治思想 尊严思想 政治功绩 道德义务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